取保候审的担保方式有哪些?
绍兴柯桥法律咨询
2025-05-22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》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,取保候审的担保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:1.财产担保:由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、近亲属等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财产作为担保,具体形式可以是存款、债券、股权、不动产等。担保财产需要登记在公众开放的查询系统中,以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。2.连带担保:由能够提供保证的单位或者个人,通过书面形式或者其他法律允许的方式,承诺在被保证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。这种担保方式通常适用于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的社会关系较为稳定且有良好信用记录的情况。3.保证担保:由公务员、国家工作人员以其职务和个人信用作为担保。在这种情况下,担保人需提供书面保证,并承诺如果被取保候审者违反规定,将自愿接受相应的处罚措施。4.其他合法方式:在特定情况下,司法机关还可能接受其他能够有效保障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不逃避法律责任的担保方式,如保险保证等。这种方式需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,并经过法院审查同意后方可实施。以上各类担保方式均需满足《刑事诉讼法》第五十一条至第五十三条的规定,即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应当具有下列情形之一:-可能因疾病、非故意失踪或者其他特殊原因,不在案件结束时出现在法院;-不会继续实施新的罪行;-不会毁灭、伪造证据或者干扰证人作证;-不会采取其他不当方式干预诉讼活动。此外,担保的具体程序和要求由检察机关或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决定,并需经过法律规定的审查和批准流程。法律依据: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》第五十一条至第五十三条的规定:第一条取保候审、非监押待审的案件,检察机关可以依法提起公诉。第二条对于被告人的取保候审或者非监押待审,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,遵循下列规定:(一)对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、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犯罪嫌疑人,不得取保候审;(二)对于患有严重疾病、生活不能自理的被告人,可以采取非监押方式;(三)对在校学生、pregnantwomen、lactatingwomen以及其他特殊群体,应当优先考虑取保候审或者非监押待审。第三条在审判过程中,如发现被告人有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行为,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。
上一篇:缓刑期间又犯罪是否可取保候审
下一篇:暂无 了